便暂且将毕义云留在了齐州城内,并没有第一时间派人将之送往齐州。
可是在入夜之后,齐州城内便爆发了动乱,毕义云门下部曲袭击城主府,希望能够劫走毕义云,由是便在城中引发了极大的混乱。
很快,齐州城内的动乱便被黄河北岸的唐军所察觉,很快唐军便安排舟筏迅速渡河,直向齐州城进攻过去。
此时城中高阿那肱还在指挥部众镇压毕义云亲信掀起的叛乱,待到唐军攻城,便更加的应接不暇,几方乱斗使得城池内外秩序全无,战斗从深夜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天亮,源源不断入城的唐军才算是彻底占据住了齐州城。
可是原本城中北齐一方的齐州刺史毕义云、还有从青州而来的高阿那肱等人却是都不见了踪迹,想来应是趁着昨夜城中战乱已经先一步弃城而逃了。
唐军北路军主将高乐一边命人收拾战场、整顿城中秩序,一边又着员追击齐军败逃之众、顺便打听一下其余几路友军人马的消息。
派出的斥候很快便有一路返回,带回了此城守将毕义云的尸体还有一队当地青壮乡士。
这一队乡士率队者乃是一个十几岁的英武少年,见到高乐之后便作拜道:“小民名秦爱,齐州历城人士,本共乡人结寨互守乡里,凌晨天色未明,堡外忽有乱兵叫嚷滋扰,乡人不敢拒之、开门纳入,问后才知竟是东平毕义云并其亲徒。毕义云此獠恃其乡势雄壮,早年间屡屡劫掠乡里,人共患之,而今为王师所逐、败逃归乡,小民便共乡人趁其疲惫昏睡杀之,来献王师!”
“倒是一个明白事理、头脑清晰的乡里少壮,你等虽非王师将士,但见义勇为、擒杀贼将,亦并有功,且录功名于簿,来日奏明朝廷,一并受赏!”
对于这些主动前来投效的乡里义士们,高乐也是态度温和的予以接待,让人将这少年和其乡友们名号一并记录下来,并又着员引领他们用餐歇息。
不同于倒霉的毕义云丧命半途,高阿那肱倒是成功的逃回了青州城,只不过跟随其人一同逃回的只剩下百十名残兵。
高湛得知齐州失守自是大惊失色,而当得知青州城南面同样有敌踪出现的时候,他更是吓得手足冰凉,连连颤声道:“速往兖州、速召斛律太师回援,快、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