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人,所以陈友谅给出的这个世袭郡王的封赏,根本就打动不了段功。
而陈友谅如今的大汉红巾军,所以涨的也是给士兵们分发土地,提升士气。
云南当地最大的地主就是大理段氏,如果打下大理之后,不没收他的土地分给士兵,那陈友谅这攻打云南可就白打了啊。
所以陈友谅和段功的矛盾几乎就是不可调和的。
为了表明大理段氏绝不屈服,段功不仅拒绝了投降。
而且还派人砍下了陈友谅死者的鼻子,以此来羞辱陈友谅和红巾军,同时也是断绝大理城内那些想要投降的心思。
果然,面对段功顽抗的态度,陈友谅是彻底被激怒了啊。
“攻破大理城,寸草不留!”
陈友谅下达了举兵以来最为严酷的屠城命令。
只不过大理城的防御确实是非常的坚固,陈友谅手下的十多门火炮,对着大理城墙一顿狂轰乱炸,但却仅仅轰碎了部分的城墙,而且城内的守军一旦发现城墙有破损,立刻就会在夜晚进行修补。
如此反反复复一个多月,陈友谅的大军不仅没有攻破大理城,而且还几乎是把随军带的火药消耗了个干净。
大汉红巾军的军营内。
“陛下,军中发生了瘟疫,粮草也不够,火药也不足了,要不我们先撤军吧?”
陈友谅的丞相邹普胜说道。
云南这里的天气湿润多雨,的确是不利于北方人生活。
而且陈友谅的士兵们又经过长途跋涉和连番交战,在体力上也是消耗的很厉害。
不到十天的时间就已经有十多名红军军士兵因为瘟疫而病死。
“不能退兵!”
陈友谅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退兵的劝说。
“粮草不足,那就立刻下令在四川云南想尽办法搜集粮草,至于火药,我听说云南这里有不少的矿藏也可以用来炼制火药,立刻从四川调集工匠来云南做火药。”
“而且云南这里铜矿众多,再多调集一些工匠,用云南的铜矿铸造更大的火炮,大理城墙太坚固,我们带来的这些火炮实在是太小了,我要铸造十倍大的火炮,轰碎大理城墙!”
经过与明军的数次交战,如今的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