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一听,见此人虽年纪不大,但却说的都是行里话,进而放下了敌意和戒心,沉声道:“孩子啊,我也不是专业做这行的,就是没事下去转转,看上啥就收点啥。”
老汉点燃根烟,深吸几口,又道:“既然小兄弟有心要?那我也不乱开价啦,刚才我是看瞎眼赵目中无人,所以才………?”
张胜德一看有戏,马上解释道:“老汉您也不要生气,都是混这行的,赵掌柜其实人也不坏,就是脾气怪,您老也消消气。”
这就是古玩地摊淘宝的心理博弈,气势太低,太高都不好,彼此都开心买卖才好成交,价格才能更合理。
老汉越看他越顺眼:“这样吧,我也不五千了,就一千五?”
“喜欢你就拿走,物件我也不太了解,就是在乡下老中医家里淘来的,但我感觉这东西不错…!所以应该给它找个好下家。”
张胜德一听内心激动:“老人家,东西看着是不错,但我还是个学生,学美术的,喜欢这些老物件。”
说完又撇了一眼老汉的神态,见他并未反感,紧接着又说道:
“老人家,那我也出个价格,如果不到您老心里的价位,您也别恼火?”
他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跟老汉做着心理博弈,彼此都在试探,试探对方的底线,他看出了老人话里还有余地:
“我只能看到五百?”作为抛砖引玉。
老汉一听仰头笑道:“你小子也太狠了,哪有这么砍价的!你这是往死里砍。”
张胜德也是一脸羞愧:“老人家不瞒您说,我要买了这方砚台,这个月又得跟同学蹭饭票了。”
老汉其实也理解,撇了一看他胸前的校牌,就断定他所言非虚:
“孩子啊,不是不答应给你,遇到一个好物件,我多少也得挣点不是?五百刚好是我的买价。”
这个行业故事多,讲故事的听故事的都在故事中求索。
他看了看老人的面相。
见他黝黑的肤色,双眼中透着朴实,额头有紫色萦绕,就知道这是老汉走了大运,但是紫气忽闪忽现,就笃定了是因为这方砚台所致。
看来自己要走狗屎运啦,所以怕迟则生变?不不墨迹:“您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