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每一个摊位。他的眼睛像是一台精密的扫描仪,不放过任何一丝细节。
古玩地摊上的物件琳琅满目,真假难辨,其实绝大多数都是赝品,但他心里清楚,真正的宝贝往往藏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里。
走了一会,他停在一个卖瓷器的摊位前,摊主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手里捧着一本破旧的《瓷器鉴赏》,正低头翻看。
他的眼睛不由被一只青花瓷所吸引,破烂张蹲下身,随手拿起一只青花斗笠小碗,此碗器型周正,碗底落款“大清康熙年制”,釉面光洁,青花发色浓艳,绘画淡描口衔灵芝的双凤,画工精细入微。
他眯起眼,仔细看了看碗底的胎质,和底足写款的方式,心里冷笑——这碗的胎质过于细腻,釉面也太过均匀,六字款没有古韵顿挫的笔锋,虽然有做旧痕迹,但在破烂张看来是明显的现代仿品,杀伤力80。
他放下碗,又拿起一只粉彩小碟,碟子边缘有些磕碰,但画工还算精致,碟心绘着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他翻过碟子,看了看底款,心里一动——这碟子的胎质略显粗糙,釉面有些泛黄,底款“乾隆年制”写得歪歪扭扭,倒像是老物件。
“老板,这碟子多少钱?”破烂张低声问道。
摊主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瞥了一眼他手里的碟子,随口说道:“八百,不还价。”
破烂张心里一喜,这碟子虽然品相一般,但确实是清中期的民窑粉彩,市场价至少两千。他故作犹豫,还是放下了碟子,叹了口气:“太贵了,买不起。”
摊主见他放下碟子,连忙说道:“兄弟,你要是诚心要,给个价,咱们好商量。”
破烂张摇摇头,站起身拱拱手,继续沿路前行。他知道,大路货好买不好卖,这摊主手里肯定还有好东西,但他不着急,得慢慢来。
这古玩地摊捡漏,有别于在古玩店里,要有耐心和眼力,运气也很重要,要价都是天上一脚地下一脚。
要提醒的是,地摊人多如潮,一定要注意随身携带的钱物,还有就是要注意脚下,原本不值钱的破烂,可你碰坏了,你就知道它的金贵了…
地摊沿着河道走势而摆放,来晚了好位置很难找到,甚至树林里,泥坑边,只要能铺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