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貔貅手串的摊主,他摊上的青花梅瓶绝对有戏!”
侵染灵气的小耗子,也快成了鉴宝高手,难怪历朝历代都在争夺这本“鉴宝录”。
“急什么。”破烂张蹲在摊前,先抄起件民国仿的粉彩盖罐,抛砖引玉道:“老板,这矾红描金开片不地道啊。”手指又在罐口一抹,“您看这火石红,分明是烟头烫的。”
摊主眼皮跳了跳,抬头赔着笑:“老爷子好眼力,要不看看这件龙泉窑”
话音未落,破烂张的烟杆已点在青花梅瓶的蕉叶纹上:“您可得睁开眼说话,我是小伙子,不是老爷子,”说完缕了缕胡须又指着梅瓶说道,“这瓶子胎釉瞧着倒是老气,可惜这苏麻离青料”他突然对着瓶口哈气,釉面顿时浮现蛛网状冰裂纹。
“哎呦!您真是行家!”摊主凑近了低语道,“这其实是嘉道年间民窑精品”
与此同时,灰仙的小尾巴突然扫过瓶底,在积雪上勾出个“正”字——正是鉴宝录记载的“正德八年私窑暗记”!
“三百。”破烂张竖起三根手指。
摊主苦着脸说:“您这刀也太狠了吧,起码得”话没说完,忽见对方掏出枚顺治通宝在瓶口轻敲,发出钟磬般的回响。
“成交!”摊主抓过铜钱时指尖微颤。灰仙看着梅瓶里升起的量子态龙纹,暗叹破烂张用《鉴宝录》的“闻泉辨胎术”,三百块捡了个价值三十万的正德民窑精品。
次日晌午,破烂张跨进翰林院西街的古珍阁。这间曾是王满江祖上留下的铺子,令他触景生情,王老是他的贵人恩人指路人。当年出入江湖身无分文,就是王满江花八十万收了他的辽代将军印,又引荐他与首富张半城相识…
王老的祖宅如今却挂着“港澳回流专场”的鎏金匾额,他发誓要找到消失已久的王满江,夺回这间老铺。
此时少东家赵三爷正在把玩件“乾隆仿成化斗彩鸡缸杯”,见来的是个满脸胡茬头戴棉帽的破袄老头,眼皮都懒得抬。
“劳驾,看看这尊木雕。”破烂张指向角落的落灰佛像。伙计懒洋洋搬来件漆皮斑驳的菩萨像:“明代的,十五万。”
灰仙的胡须突然绷直发出玄音——这尊木雕的璎珞纹分明是唐代风格!破烂张却摇头:“酸枝木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