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是你之前打开过,碰到了水分。”楚健解释道。
这种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实际上,在古墓中发现古代的种子,这并不罕见。作为考古方面的专家,老吴是最有发言权的。
“豆子挺常见的,没什么好奇怪。”他告诉楚健等人。
八十年代的时候,一座西汉古墓更是挖掘出番茄的种子,还能发芽,甚至开花结果。
那是位于蜀都的一座古墓,当时老吴还参与了挖掘。
椁室内放置着两具木棺,由于年代久远,木漆已经斑驳脱落。墓室应该是被数次盗掘过,两个木棺的棺盖均已经不在原位,有移动过的痕迹。墓主人的尸骨也已经被扔在了棺外,一片狼藉。
当时,他们就在底室之内发现了四只藤笥和五只竹笥,打开之后发现里面装有一些已经碳化的植物种子。
本来,大家都以为那些种子已经坏掉。而且,因为“碳化”的缘故,大家也判断不出那是什么种子。
可万万没想到,后来种子竟然发芽了。
等植株长大,大家才知道那是番茄。
“好吧!长见识了。”沈世杰真的很少见。
老吴却跟老余说道:“以后这种刚出土的东西,你还是少沾手好一点。”
老余讪讪一笑,点了点头。知道这位老朋友的职业病又犯了。当着他的面,拿出这种东西,心里肯定不舒服。
“我收的这些,都不算文物吧?”
“上次你收的竹简不是?”老吴怼了回来。
楚健惊讶:“竹简?”
那估计至少都是秦汉时期的物件了呀!
汉代虽然有了纸张,但大多数也还是用竹简、木简之类。造纸技术还不够成熟,而且造出来的纸张品质不太好。
一直到魏晋时期,造纸的技术才走向成熟,成功研制出宣纸等。
“可不?秦朝的。”
沈世杰也吃惊:“秦朝的竹简还能保存到现在?”
竹制品不好保存,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就拿竹制的笔筒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传世之物,基本上都是清代的,明代的都极少。
而竹简,比竹笔筒还要难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