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牌子的表面平整利落,又有一定的空间和层次感。让人在把玩的同时又有回味的余地。
“雕工好像还不错。”马汉飞说道。
楚健点头:“刚才那老板撞对了一些话,比如这件玉牌是乾隆时期的。”
“啊!真是乾隆皇帝的?”王志明又惊又喜。
马汉飞笑道:“你想什么?乾隆时期的,不一定就是乾隆皇帝的呀!我看这雕琢风格,确实有点像宫廷玉雕师的雕琢风格。”
楚健:“嗯!应该是姚宗仁的作品,但雕琢得比较随意。”
姚宗仁,清代苏州琢玉高手,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擅琢玉。
姚宗仁不但能画样,而且善于鉴定,乾隆对他十分器重。
然而,再怎么器重,在古代,工匠都是没有地位的,甚至不如农民。
在《御制玉杯记》中记述了姚宗仁识别真伪的经过,说“夫圬者梓人虽贱役”“不妨为立传”。
如此高级玉雕人才不但没职务名称,反被称为与泥水打交道的乡巴佬“贱役”。
可见,在只有皇权没有人权的社会里,手工艺人是没有人格尊严的。
但因姚宗仁对皇帝辫玉有贡献,乾隆帝也想到为他立传,倒也将其地位摆平了。至于一般玉工因设计不出画样或因制作工期长而被责罚、打板子的事也是有的。
只见,玉牌的一端很平,一端有穿孔。两面均以细阴线雕刻人首及兽面纹,两侧分别刻“乾隆年制”。
“那是不是也算得上名家名作?”王志明问道。
马汉飞点头:“确实可以这么说,但刚才楚哥也说了,这玉牌子雕琢得比较随意,可能是姚宗仁的随手之作,价值一般,估计就是五万八万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