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头号鉴宝师,老板娘绝色倾城 > 第752章 清仿霁蓝(3/3)
外来的文化等。

    “清朝仿的东西可不少,实际上,清朝一直流行着仿古之风。”沈世杰说道。

    清朝初年以“四王”为代表的画家喜欢模仿前朝画家,书法喜欢用古代的篆书,建筑上也喜欢仿造古建筑的风格……

    这种风气体现在瓷器上,就是仿制陶瓷的数量较多,其中仿制明朝的瓷器占了很大的比重,甚至皇帝在庆典上有时也会拿出这些仿制瓷器。

    清朝人对此毫无避讳,甚至还认为是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方式。

    “而且,他们仿得很真,专家都经常打眼。”

    优质霁蓝釉,是回青料中提炼出最好的,自然被官窑垄断。

    明代中晚期出现了民窑烧造一些质量差的国产钴料霁蓝釉瓷。万历中期以后至崇祯明末,尚未发现有官窑烧造的霁蓝釉瓷器。

    清代官窑和民窑继续烧造霁蓝釉瓷器,可是由于钴料不同蓝釉发色已非明代早中期苏料和回青料那种靓丽呈色。

    “清朝瓷器用明朝的款识,早不是什么新鲜事。”楚健补充道。

    尤其是康熙时期,用得更加明目张胆。

    “他们清朝没有自己的款识吗?为什么要用明朝的?”王志明不理解。

    哪怕他历史学得不怎么样,但也知道,年号用错,在古代是很严重的事。尤其还是文字狱盛行的清朝,分分钟要命的。

    “这有什么?更离谱的都有,比如大明康熙年制之类。”马汉飞耸了耸肩。

    他认真观察眼前这件霁蓝胆瓶,也很快发现了端倪。

    明清两朝虽然都多以青料题写款识,但如果用放大镜来观察,两者还是有些许不同之处:明朝的青料款识色彩更为深厚,而清朝仿品上的款识显得更浅。

    “确实是清朝仿的。”

    不过,马汉飞看不出这是雍正年仿的。

    但有一说一,雍正年的瓷器最像明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