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她动作敏捷,闪躲及时,下一步就是称兄道弟了。
几杯酒喝完,大家看她酒量其实不错,一个个也都逐渐放开,觉得用杯子喝酒太过文雅,不够尽兴,听到水乔幽说只要他们喝多了不闹事,酒水管够,大家就将杯子换成了碗,她的也不例外。
热闹之时,伙计送来了两个他们没有点过的菜,问了之后,得知是酒楼东家送的。
聚财阁的事情一出,作为袁松身边的红人,又正好负责此案,水乔幽很快也成了临渊城里的知名人物。伙计转达东家的意思,若是水乔幽方便,他们东家也想趁机拜见一下她。
酒楼是贾刚定的,他知道东家是谁,但对此人不算了解。府衙里另外有个干了多年的老人,向水乔幽透露,这家酒楼的东家,以前和聚财阁的老东家关系不错,据说是好像还有点什么亲戚关系。不过,这老东家去世后,两家关系就淡了。
生意人,惯会来事,对这临渊城的人和事也都打听的门清。这种事,常有,无非是想在水乔幽这儿混个脸熟,日后想得点关照。
一起共事了这么些日子,大家说对水乔幽不了解也又有点了解,他们以为,凭水乔幽的性格,多半是不会去应付这种人情世故的。
几个老人又担心她性子太直,准备帮她拒掉。
水乔幽听到聚财阁三字,却答应了下来。
伙计也有些讶异她居然答应的这么爽快,连忙伸手做请。
水乔幽让其他人先喝,自己随着伙计去见东家。
东家看着已是花甲之年,见到她真的来了,亦是又惊又喜。
屋里已经摆好了一桌酒菜,他连忙请她上座。
水乔幽进屋,不动声色将周围扫了一圈,没有看到其他人。
她没甩东家面子,在旁边坐了下来。
虽然她没上座,但是愿意坐下来,东家也觉得是个好开头,站在旁边,亲自给她斟酒。
水乔幽瞥了一眼酒,没有动,谢了东家的酒菜,开门见山,询问他有何事。
东家早就听说了她这人不通人情世故,做事刚正不阿,也未尴尬,忙道明了自己此举并无它意。
他说了一通,多是恭维。
总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