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顶一的顶尖谋臣。而郑泰后世并不怎么出名,但实际能力却也不差。
在谋略上,他肯定不如荀攸。但是郑泰这个人长于内政,且有先见之明,不光如此还是个文化双全之辈,好结交豪侠。
家里四百多顷的地,还常常吃不饱,都让他招揽豪杰之辈了。
按照刘平的想法,这两个人要是都能跟刘备混就好了。但是眼下并不现实,至于之后就要看荀家怎么选了。
说起来有些可悲,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又或者孙权,一个个看似很厉害,但其实呢?不过是汉末这些世家眼里的棋子罢了。
就像荀攸这种人才,刘平自然想要,但并不是想要就能要的。
靠刘备的魅力?那也不现实。
说句不好听的话,荀家这一代的精英,肯定是要送往不同阵营的。
多边下注,是世家管用的手段了。刘平能做的就是让刘备足够强大,强大到荀家愿意在刘备身上下注,然后才能获得荀家真正顶尖的人才。
比方说眼前的荀攸,他叔叔荀彧、荀谌等人。
至于刘备麾下如今的荀封,那在荀家就是个小透明,能力虽然不错,但是跟荀家的顶尖人才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儿半点。
至于郑泰,刘平就更不用想了,这位是袁家的马仔。虽然现在好像跟袁绍对着干,但实际上这是因为现在的郑泰阶层太低,压根就不了解内情,只是出于忠于汉室这个角度,才出言反对的。
日后他与荀攸等人谋杀董卓失败,逃离洛阳,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给袁术当扬州刺史去了。
大汉就这个鬼样子,统治阶级盘根错节,看似不相干的两个人很可能就是亲戚。
三人在一起,就是随便聊聊。荀攸出仕在哪一家得看家里的意思,郑泰则是袁家的铁杆马仔,眼下朝廷还在,刘平也不会提什么招揽的话。就是闲聊,认识一下,看以后有没有机会了。
晚上,刘备又是气呼呼的回来。
刘平都已经习惯了,劝了几句之后,就由着他去了。
在洛阳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忙活了几年的刘平,猛然间闲下来,多少有些不适应。实在闲得无聊的他,突发奇想打算写点东西出来。
也不是今天才开始的,而是已经写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