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 > 第132章 群雄逐鹿(3/7)
具有可行性。但是呢,又不是那么的确信,所以他才会来自己这里摸一摸底。
    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看看刘平愿不愿意给他们保驾护航,毕竟这玩意做不出来成果,肯定是要有人出来背锅的;二是看看刘平当日所说的到底是胡话,还是真的有办法。
    “这件事还真有搞头。”刘平笑了起来。
    “所以”
    刘平站起来,沉思了一下,然后道:“某可以在长安给你们划出来一百亩地,用作试验田。同时针对这个项目,某会单独给你们批一部分资金和人手。”
    “不过,你们得先告诉某,你们现在的思路是什么?”
    高诱闻言点点头,道:“好!”
    高诱和宋瑜两个人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他们认为,想要在凉州提高粮食亩产,首先要解决的是耕作方式。
    因为凉州胡人居多的缘故,整个凉州的耕作模式是非常粗犷的。再加上地力不足,所以粮食的亩产不高,也就是正常的了。
    宋瑜的意见是,可以将中原先进的生产耕作模式,根据凉州的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然后教给凉州的百姓。
    其次,就是耕作的用具问题。
    刘平一直想在凉州,甚至是整个大汉彻底实现铁犁牛耕。之所以一直想要完成这件事,是因为如今的大汉铁犁牛耕的普及率并不是很高。如果单从历史来看,铁犁牛耕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就出现了。
    春秋战国之所以战乱不休,原因很多。但是最底层的逻辑,其实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而铁犁牛耕正是促使这种变革发生的根本。
    说直白一点,铁犁牛耕的出现才是东周灭亡的根本原因。
    铁犁牛耕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打破了两周赖以维持统治的井田制,代之的是在国内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在后世人来看是极为脆弱的,但是在此时的大汉来看,绝对是最先进的生产关系形式。
    高诱和宋瑜虽然不懂这个原理,但是他们知道表象,只要能够在凉州完全实现铁犁牛耕,那么粮食的总产量也是会提升的。又或者说,同样的劳动人口可以拥有更高的产能。
    从这一点来看,高诱和宋瑜两个人也不是盲目的非要跟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