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而入。
刘备在上首,穿着一身蟒袍,一脸平静的看着下面分左右跪坐的百官们。在这一刻,刘备有些恍惚了。
想到了当年他带着刘平、关羽、张飞三个人,在涿郡的日子。
好遥远。
但看到坐在最前面的三人,刘备又觉得其实也没那么遥远了。
刘平老神在在的坐着,双眼微眯,看着就像是要睡着了一样。
刘备轻咳一声,道:“如今我等刚入益州,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诸君可有方略教我?”
他话音刚落,左列最后一排,一个年轻的官员越众而出,走到大殿中间,跪在地上,道:“臣,有本奏!”
这人是荀彧,刘平安排的。事实上,刘平看得出来荀彧不想当这个出头鸟,但他不管这些个,仍是让荀彧出来。
因为他需要一个世家子出来将官制改革的事儿给放到台面上。
其实这事儿在场的人都知道了,但知道归知道,只要这事儿不放到台面上,那就只是一个想法。刘平完全可以自己提出来,但这事儿他还有其他的考量,需要世家子来提出来。
还有谁比荀彧更合适吗?
出身高、官职低、能力强、交游广阔。
说句实在的,荀彧不管在哪一家势力内部,最后都会成为世家出身官员的主心骨的。
刘平看重的就是这个。
刘备看着荀彧,道:“说就行了,不用这么麻烦。”
他还是没习惯身份的转变。
荀彧是个守规矩的,老老实实的行礼,然后将官制改革的事情,说了出来。没人打断他,所有都安静地听着,听的同时也偷瞄刘备和刘平两个人的反应。
荀彧说完之后,刘备按照剧本继续往下演:“诸君觉得如何?”
“臣以为,如今官制虽然堪用,但却有些不合时宜了。”刘平开口定下了调子:“尤其是对吾等来说。”
这是实话,官制改革除了是阶段性的划分蛋糕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现有的官制,很难有效的管理如今的刘备集团内政。
因为刘平的缘故,刘备集团多了很多前所未有的衙门,内政方面有专门搞科技的格物司、之前成立的邮政衙门、为了科举和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