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教育单独成立的教育司等等。
军事方面也是一样,专门配备了宣教司,其实就是培养政-委的衙门。
除了这些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官方需要管理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了。行政体系的改革和细化是不可避免的。
刘平只不过把这个事情给稍稍提前了一些而已。
他开口定下调子之后,剩下的就是讨论具体的部门划分,以及相应的人员配置了。
一群人整整商量了一天,才算有了一个初步达成一致的方案。
吏户礼兵刑工,还是出现了。兵部独立出来,当军部用,没有军部这个说法了。同时,后勤部并入到了户部当中。
这算是刘平做出的让步,但既然让步了,肯定就有其他的回报。
六部同属于文官体系,这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刘平趁机提出了一套新的武将官职体系,仍独立于六部之外。
急切之间,刘平也没有太好的想法,直接提出了要建立都督府,设左右二都督负责统领所有军队,其下是同知、再下是佥事。
荀封等人则认为,可以是可以,但是官员选调、升迁还是要通过吏部和兵部。
刘平则表示,都督府只需要对刘备负责,由丞相监督即可。
见刘平坚持,荀封等人也就没有得寸进尺,算是认同了这个方案。在这件事上,世家几乎都是下意识的统一了战线,只不过有些人态度坚决,有些人态度暧昧罢了。
全程都力挺刘平的,只有农家和小地主阶级出身的一部分官员,以及元从派和所有的武将。
但在具体各部尚书的安排上,世家内部又开始互相打擂台了,让刘平觉得好笑。
目前初步的方案,礼部尚书,选的是郑玄。这个人选不是刘平定的,也不是百官们商量出来,而是刘备自己提出来的,而且很是坚定。
眼下毕竟是‘中场开香槟’,所有人还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所以斗争并不激烈,对刘备也全都非常忠诚和支持,因此没人跟刘备呛声。
郑玄就这么水灵灵的成了礼部尚书。
他自己都没有想到。
户部尚书这个人选,争抢的很是激烈,凉州世家推出了皇甫嶐、李参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