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脸兴奋的看着刘平。
刘平看到诸葛亮来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对诸葛亮这个学生,他太满意了,虽然没怎么教过他,但是诸葛亮的成长却是非常迅速。
今天是初一,诸葛亮过来,刘平并不觉得意外。每个月初一十五的时候,诸葛亮都会过来。这两天如果刘平不忙,就会解答一些诸葛亮的疑惑,如果很忙的话,就会把诸葛亮带在身边,处理政务的时候,也会让诸葛亮在一旁看着,还会让他做一些不重要的笔头工作。
“今天休息,你来的正是时候。”刘平对诸葛亮招招手,道:“还是老样子,答疑解惑。”
“学生明白了!”
两人去了刘平的书房。
此时刘平的书房有了一些变化,整体面积扩大了一些,内里除了桌椅板凳之外,又多了一套茶桌。
书房也有了名字,刘平将书房命名为苦斋。
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他纯粹觉得这样的名字比较有逼格罢了。当然外人的解读就多了,但是刘平也不解释。
进了苦斋之后,师徒二人相对而坐,诸葛亮给刘平倒茶。
刘平将茶接过来,吹了吹,小喝了一口道:“开始吧。”
诸葛亮从随身的背篓里,拿出来一个小本本,翻开之后看了一眼,开始说道:“先生,这一句”
师徒二人更像是在交流,经史子集、时事政治无所不包。刘平不会强加给诸葛亮什么,只是引导诸葛亮自己去思考。
诸葛亮自己也喜欢这种教学模式,所以对刘平也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两人每一次大概会聊三四个小时,晚上诸葛亮会在家里吃一顿饭,住一晚,第二天才离开。
师徒二人聊天的时候,武都发生了一件大事。
武都,羌道县。
作为刘备集团最早发展起来的郡,哪怕是羌道县也很是繁华。十月初一的时候,羌道县正在修路,但不是往其他县修,而是往山里修路。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县城西边的山上,刚刚完成集村并寨,山上面有一个寨子,大概有数百户人口。这些人直接下山的话,一时半会儿安顿不过来,所以就先留在了寨子里。
而且山上有个寨子也挺好的,方便羌道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