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院正,进了翰林院的大门。
翰林院的第一任院正,毫无疑问落在了郑玄的身上。在了解了翰林院的职责之后,郑玄欣然接受,那什么礼部尚书,去死吧。
“翰林院好啊,翰林院得弄,得好好弄啊。”郑玄进入翰林院之后,一直在嘀咕着。
刘平笑了笑,道:“你下面还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再往下还有侍读、侍讲,编修、检讨、庶吉士。其他的还有一些小吏,某让文若写了一个折子,您回头看看就行。编修这个,是授予科举前四的,庶吉士则从每一届文章优秀经典通透的人里面遴选。到时候还得您老把关。”
郑玄只是点头,脸上都是笑容。
见他如此高兴,刘平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带着他在翰林院转了转。
然后就很快离开了。
再不走,他感觉都要帮郑玄先把班子给搭建起来了。
他哪有人啊?之所以搞这个,还不是为了从郑玄的学生里再掏点儿人出来。而且郑玄作为海内大儒,那是什么声望?
让他号召人来做官,他肯定不愿意,但是要让他号召人来搞学术研究,修书,那就不一样了。
至于人来了,到底干什么?
那重要吗?不重要,只要来了就行。
从翰林院离开,到了班房的时候,荀彧走了过来,道:“伯达的消息,按照时间来算,他现在应该已经到了滇池县了。”
“哦?”刘平笑了起来,道:“他动作还挺快的嘛。”
伯达,是司马朗的字。
荀彧跟着笑了一下,又道:“南蛮的情况比想象中的复杂,如果真的跟南蛮全面开战,恐怕我们要面对的是超过二十万蛮兵。”
“二十万蛮兵?”刘平都没详细看情报,就笑着说道:“其中九成都是普通的南蛮青壮吧?”
他指了指脑子,道:“某还记得,之前估算过南蛮的人口,大概在二百万口左右,以南蛮的生产力水平,他们能养出来万战兵就已经很厉害了。”
“的确是如此,但这也不可小觑,毕竟左都督只有三万人,就算加上地方郡兵,总兵力也不会以超过五万。”荀彧还是比较谨慎的:“而且益州南部地形复杂,瘴气弥漫,咱们还是要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