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曾驱遣 300 余支象兵向敌 8000 余名重兵据守的希托安要塞进攻并大获全胜。
在古印度的列国时代,象兵成为一个正式兵种,《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这两部史诗都有相关记载。
1569 年,泰国大城王朝被缅甸灭亡,泰王子纳黎萱在 1584 年自立为王。1592 年,缅甸国王派遣缅王储帕玛哈乌拔拉率象兵讨伐,纳黎萱亲率象兵冲杀,最终缅王储毙命,缅军大败。此外,真腊与占城、占城与越南、真腊与暹罗之间的战争中,战象也都是重要的作战力量。
在中国其实也有过。
据《吕氏春秋》记载,“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表明商周时期就已经用大象来打仗。在北宋灭南汉之战中,南汉也使用了象兵,不过宋将潘美组织劲弩火箭集中射击大象,象群负矢惊跃狂奔,反而将南汉军士兵踩死不少,最终南汉军大败亡国。
荀彧听到刘平这么说,伸手抹去了自己刚刚勾勒出来的大象,然后道:“眼下的问题是,征南将军守备有余,进去不足。如果牂牁和越嶲两郡的南蛮也一起作乱的话,南方战事会陷入危局。”
“属下认为,吾等应当增兵,援助征南将军。”
刘平揉了揉眉头,在心里盘算着。
其实,关羽带的三万人,拿下南蛮并没有什么问题。眼下虽然看起来南蛮连兵十几万,好像很吓人。但其实不足为虑,不过是人多罢了。
就算是南蛮的战兵,也就那样。
至于乌戈国,也就象兵有点儿意思,其他的也没啥好说的。关羽的信是十天前送来的,那时候应该是孟虎刚刚率军来到了贲古县范围。
眼下十天过去了,估摸着二爷也弄清楚这些人的真实战斗力了。
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像荀彧担心的那样,如果牂牁和越嶲郡的高氏和朱氏看到孟虎这样的军势,大概率会上头,跟着孟虎一起造反的。
就算关羽麾下战斗力再强,人数上是绝对的劣势,不可能将三郡都保护起来。而且久守必失,南方的战局,的确不是轻易一两句相信二爷就能对付过去的。
但是直接派兵援助二爷?虽然战术上没问题,但是这事儿却不能干。二爷自己说了三万人拿下南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