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计划是这样的,工部计划明年组建一个水利部门。这个新的水利部门,会专门负责目前的水利工程工作,设置堰官,组建专业的维护队伍,定期巡查。”
宋瑜一边说着,一边将手里的资料递给一旁的书吏:“堰官的重点工作目前在益州,诸位可以看一下,益州有都江堰、通济堰以及蟆顾堰。堰官的主要职责就是组织人员对这三个堰定期巡查,每年枯水期的时候进行大规模的修缮,清理河道淤泥,加固堤岸,确保他们分水、排沙、灌溉功能正常。”
因为已经是十二月了,所以刘平拉上六部以及其他主要官员开了一个会,做一些明年的工作确认和调整。此时正好轮到了工部,因为工部尚书吴懿去干仗了,所以此时是宋瑜做代表在发言。
不过工部本就是宋瑜和田行当家做主,有没有吴懿其实都一样。
而工部除了一些已经定下来的工作之外,宋瑜又给自己加了新的工作。在来到益州的这段时间,宋瑜亲自走访了不少地方,也往各地派了不少人进行实地考察。又结合了如今刘备势力占领区其他地方的实际情况,决定在明年的时候,开始搞水利。
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农业生产,秉持着的也是刘平之前在武都提出来的概念。
那就是水资源是足够的,只不过时空分布不均匀,我们可以用修建水利工程等方法尽可能的让水资源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均匀。
“除此之外,工部在进行实地考察之后,认为还可以建立水库、坎儿井等来保证地方用水以及灌溉。”宋瑜说到这里,指了指手里的卷宗道:“具体的地方、施工需求都在卷宗里,大家可以看一看。”
刘平看了一眼,不同于堰官,针对的主要是都江堰这几个水利工程。宋瑜给到的水库、坎儿井的建设工作,遍及刘备势力的整个占领区。
整体思路很是明确,有大江大河的地方,就开凿水渠。没有的地方就修建水库,各地还能开挖坎儿井。
所谓坎儿井,是一种干旱地区取用地下水的特殊水利工程,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个部分组成。想要挖坎儿井也是一个技术活,首先需要确定水源。
比方说在天山等地,因为有冰雪融水深入地下形成潜流处。那么就可以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