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凿井。沿着山脉走向,每隔十到三十米挖竖井,用于定位、出土以及通风。
确定水源之后,就可以开挖暗渠。从地下水位高的一端开始,向灌溉渠挖掘,保持一定的坡度,使水自流。暗渠的断面约一到两个平方,用砾石、土坯衬砌,防止坍塌渗漏。
暗渠水流来到灌溉渠之后,接入明渠,引至农田。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涝坝,涝坝可以理解为一种超小型的水库。涝坝可以调节水量、沉淀泥沙,在旱季的时候提供灌溉用水。
刘平看到最后,发现宋瑜还专门单列了一个计划,那就是在敦煌开挖四条水渠,引水灌溉,扩大敦煌的耕地面积。目前敦煌就在刘备势力手中,也是马腾等人驻扎的地方。
按照之前的数据来看,敦煌除却马腾的部队之外,整个敦煌只有不到两万人口。作为刘备势力管理西域的前哨站,如今敦煌基本上要靠凉州来供养,本地的生产连当地人都养不活。
按照宋瑜的计划,四条水渠修建成功之后,敦煌的耕地面积可以达到二十万亩。而此时,敦煌的耕地面积不到四万亩。
“说一说敦煌那边的。”刘平对宋瑜说道。
宋瑜点点头,然后道:“工部计划用四年的时间,在敦煌开挖四条水渠。具体位置诸位可以看一看卷宗最后的附图。四条水渠,全都引党河水。这四条水渠,分别是孟授渠、阴安渠、阳开渠以及北府渠。按照工部的测算,这四条水渠建成之后,在最理想的状态下啊,可以让敦煌耕地面积达到三十万亩,最差也能达到二十万亩。”
荀封听到这里笑着说道:“那这样看来,马腾将军他们再过几年就可以勉强自给自足了啊。”
这话说的倒是没错。如今在格物司的支持下,哪怕是在敦煌,粮食亩产都能达到三石,按照最差的情况来看,二十万亩地,可以产粮一百八十多万石。敦煌如今军民合在一起都不到五万人,相当于每年每人能分到接近四十石的粮食了。
说是勉强自给自足都是保守了
“那也是要四年后。”刘平笑了笑道:“但是工部这一次的计划不错,某大概看了一下,按照工部的计划,光是这些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就能给我们带来大概五百万亩的耕地。当然了,这些地方还需要开垦,养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