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戈郡。
乌戈郡说是一个郡,其实目前就一座城池。因为整个乌戈国就这么一座城池,规模也就贲古县的大小。整个乌戈国的国民就围绕着这座城池不停地向外蔓延。
谈不上管理,甚至谈不上是一个国家,更像是一个巨大的部落,这座城池诸葛瑾都怀疑是别人修建的,他们鸠占鹊巢而已。
不过好歹这里距离大汉不远,又有南蛮从中牵线搭桥,乌戈国还是受到了不少大汉的影响。至少国内会说汉话,会写汉字的人还是有一些的。
跟普通的乌戈国国民不一样,这些受到了一定汉化的乌戈国贵族,在得知自己成了大汉子民之后,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兴奋。
极度的兴奋,有点儿像当年的杨乙。
这些人里面甚至有人去过大汉的领土,最搞笑的是,其中还有一位以交州人的身份,参加过第一次科举,只不过没考上,最后捞了一个秀才的名头。
诸葛瑾在管理乌戈郡,第一步就是对整个乌戈国贵族的汉化。
他将整个乌戈国贵族分成了五姓。分别是金、关、郎、包、云五家。其中金家和关家是乌戈国的王族,只不过上任国王那一支已经被杀完了。
郎,包,云三家则是乌戈国军方和文官系统的贵族。说是贵族其实就是几个头人而已。他们自己本身就是各个部族的领袖。
这里面金、关、云是汉化程度最高的。那个去成都参加过科举的读书人,就是如今云家的。当初这人化名云峰,参加了科举。
也是因此,他们这一家才被定为了云姓。
除了给他们汉姓,让他们取汉名之外,还强迫他们穿汉服,吃汉人吃的食物,说汉人说的语言。不会没关系,有人教。教的人就是云家的那位秀才,云峰。
第二步便是集村并寨。乌戈国连王族在内,一共有六个大的部族,几十个小部族。诸葛瑾直接将他们打散,然后在乌戈国城池周围,设置寨子,让他们杂居到一起。
当然,这一步不能操之过急,得一步一步来。
好在有云家的鼎力支持,事情虽然难做,但已经在稳步推进当中了。按照诸葛瑾的设想,最好是在建立几个县城,同时扩充乌戈城。
但是吧,人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