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子李陵兵败降匈奴,陵幼弟李敢为郎中令、关内侯。李敢孙李丞公任河南太守,丞公子李先任蜀郡、北平太守等。虽然都是老黄历了,但是李家在陇西还是非常有能量的。
董家就更简单了。就是董卓他们家,虽然董卓该死,并且董卓的死亡让董家可以说是元气大伤,但毕竟也是东汉末年第一权臣的家族,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眼下还是比较有实力的。
而且董家非常有意思,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董家对刘备的支持力度是巨大的。董家几乎所有的子弟,只要有能力的能被看上的,都会让他们出仕。
比方说董川,他本身就是陇西董家的旁系出身,按照辈分来说,他还得喊董卓一声叔叔。只不过关系太远了,远到了董川的父亲只能给虞家做佃农讨生活。
是的,董川家是虞应家的佃农。
刘平在知道这一层关系的时候,还颇为惊讶了一番。
最后一个敦煌曹氏,乃是曹参的后人。家族成员在西汉和东汉时期都担任过重要官职。如西汉末的曹敏任张掖都尉,其子曹述在东汉时官蜀郡西部都尉,曹凤任金城西部都尉,曹凤之孙曹全拜酒泉福禄长,曹全弟曹鸾为永昌太守。
当然这也是老黄历了。如今的敦煌曹氏,基本上都在凉州西北活跃。马腾军中、凉州西北各郡都有曹家的人出仕。
这四家,加上成都三家,一共就是七家。另外三家,刘平则还在挑选,按照计划一家在长安挑选,另外两家则在益州南部挑选。
比方说李恢所在的李家这种,规模虽然小,但是在当地还算风评不错,对刘备也比较亲善。
“任家如今出仕的人比较多,杜家则很少。”董川回忆了一下,然后道:“任家其实还是比较好谈的,就是杜家,他们一家是非常传统的世家,信奉的是耕读传家,甚至出来做官的人都极少。”
“但是杜家在益州甚至整个天下的读书人中的风评非常好”
董川这是在提醒刘平,跟杜家谈的时候,是不能用强的。
他很清楚刘平的性格,一旦决定去做,就一定要做出结果。谈是肯定能谈的,但要是谈不拢,刘平绝对会使用一些狠辣手段以达到目的的。
“某也清楚。”刘平对董川的判断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