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之所以有想当海外之主的想法,还是因为吕布和公孙越二人。
说来也是巧了。夷州回大汉的船队正好碰到了袁术派出去探索大海的船队。
就这么,两边联络上了。当袁术得知吕布和公孙越两个人在夷州上称王的时候,先是觉得愤怒,认为这两个人不配。
随后又觉得可笑,只觉得这两人是沐猴而冠,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最后,他觉得,好像自己也可以这么做,而且当什么王啊?要当咱就当皇帝。
而恰好的是,在岛上待了一段时间的吕布和公孙越两个人实在有些扛不住这相对原始生活,想要重回大汉。
两边一拍即合。
吕布和公孙越两人直接投靠袁术,并且把夷州也交给了袁术。
袁术在得了夷州之后,立刻把自己想要当皇帝的事儿跟麾下商量了一下。
自然是有很多人反对。
到最后袁术说服了他们。他又不在大汉当皇帝,而是在夷州当皇帝,在大汉这里他还是豫州牧,后将军。
并且还大肆分封。
吕布和公孙越就不用说了,两个人都是王爵。而且不知道袁术是不是有恶趣味。
吕布被他封为义王,公孙越被封为忠王。
挺讽刺的。
到如今,袁术这边已经派了一整个文官系统过去,还带着大量的先进的生产技术,粮种,稻种等等。
在夷州建立的国家,国号为仲。
以仲为国号,也是有多方面的考量的。
袁术认为袁姓出自陈,而陈是舜帝之后。在上古三帝尧、舜、禹的顺序中,舜排第二。
古代以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仲”代表老二,所以他以“仲”为国号,意在表明自己作为舜的后裔,所建之国是具有正统传承的,是舜(仲氏)的后裔所建立的国家。
同时此时讲究五德轮回之说。
汉以火德自居。袁术以舜帝后裔自居,自称为黄色的土德,火生土,以显示其取代汉朝的合理性。“仲”谐音为“种”,有“土德”之意,与他所认为的土德承火德相呼应,象征其政权承接汉朝的正统地位。
除此以外,还有一句谶语,对他的影响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