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傍晚,天色渐暗,屋内烛火摇曳。
刘平端坐于饭桌主位,不一会儿,陈棱在侍从引领下,踏入堂屋。只见陈棱身着一袭洗得有些发白却干净整洁的布衫,身形略显单薄,面庞青涩,眼神中透着质朴与拘谨。
他踏入屋内,先恭敬地向刘平行了一礼,而后缓缓走到饭桌旁,拉过一条板凳,小心翼翼地坐下,屁股仅挨着板凳边缘,好似生怕坐得太过安稳会有失礼数。
晚宴开始,陈棱吃饭时动作极为小心,每一口饭都细嚼慢咽,举止间尽显局促。刘平随意开口问道:“平日里都读了哪些书?”
陈棱听闻,忙放下手中碗筷,腰杆瞬间挺直,尽管神色紧张,声音却条理清晰地回应道:“学生才疏学浅,仅粗略研读了七经。不过,因姐姐的缘故,对丞相您所着的《德安新书》反复诵读了多遍。”
言罢,目光中隐隐透着对刘平的敬仰。
刘平微微颔首,接着又问:“那你心中可曾想过做些什么事?”
提及此事,陈棱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原本紧绷的身体也稍稍放松了些,说道:“学生对工部的格物司极为向往,一心想去那里。”
“哦?” 刘平不禁眉头一挑,面露诧异之色。在整个刘备势力中,众人皆知格物司虽有诸多功绩,却在权力架构中地位不高。
当下,刘备势力里权力最大的衙门当属丞相府、户部衙门和都督府。即便不在这三大衙门之列,其余六部之中,也有众多令人艳羡的好职位。然而,陈棱却偏偏钟情于格物司。
刘平不禁追问道:“说说看,为何唯独对格物司这个衙门感兴趣?”
陈棱脸上泛起一抹红晕,略带羞涩地说道:“学生自幼便对各类工具充满好奇,听闻格物司汇聚了众多能工巧匠与学识渊博的前辈,一心想去那里,跟随前辈们学习钻研。”
刘平心中大为意外,着实没想到竟有如此之人。
其实,他有所不知,多年来,以他为首的一批重视工匠的高层,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工匠的社会地位。
在百姓眼中,一门手艺向来是传家的根本保障,如今工匠的地位又得到提升,使得这一职业愈发吃香。毫不夸张地说,此时医者与百工的地位,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