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诡三国斐潜 > 第2411章是个人物(3/7)
奇了。

    卢毓之言,算是一种屁股决定脑袋。他会这么想,其实也不算是多么错。

    士农工商就不赘述了,单说这贤者与民同耕,不分贵贱,同工同力,嗯……

    还有后面让骠骑将军斐潜让利,哈……

    听起来确实是很美。

    其实就是清谈者所空想出来的一种『天下大同』。

    或者叫做乌托邦什么的都行。

    要说身体力行,卢毓还真的会下地耕田!

    这或许是卢植的教导和传授有关,所以卢毓认为他可以做得到『贤者与民同耕』、『同工同力』,所以旁人没有理由做不到……

    想明白了这些,对于卢毓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就可以理解了。

    但对于卢毓的问题,王昶有些不想要正面去回答。一方面是骠骑将军的这些政策和手段,王昶自己都没有完全琢磨透彻,要是说错了,反而更不好,另外一方面么,这些问题也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牵扯的东西太多。

    可又不得不回答。

    于是王昶看着卢毓,缓缓的说道:『贤弟数日前尝于关中村寨观之,以贤弟之见,关中村寨之民,可与兖豫之民同乎?』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

    辩论的时候,非常忌讳鸡同鸭讲,或者说双方争论的时候随便改变原有的立场,就像是遇到富豪说要谈感情,绝对不是冲着钱来的,然后碰到普通人则是说要感情没有用,要有钱财才能有安全感。

    关中的村寨的结构体系,和山东士族那边的村寨不一样的,即便是不说在政治方面的差异,在生产力方面上也是有显著差异的。虽然说兖州豫州等地也有农学士和工学士,但是那些农学士工学士多半都是在士族子弟的控制之下,根本难以真正的像是关中三辅还有其他斐潜控制的区域那样,可以真正走到田间地头去。

    还有农业上的技术,关中作为农学士和工学士的核心地域,对于这些方面的持续研究和改进,也是山东士族区域的村寨无法相比较的。

    王昶心中知晓这些,当下如此说,不过是想要试探一下卢毓对于这些情况的了解程度,如果说卢毓提出两边的情况不同,不能简单的视为相同的村寨,那么王昶就需要改变另外的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