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声,一天的工作就差不多到了,厢房里面,陆陆续续的开始有人走了出来,然后朝着荀彧和刘晔行礼告辞,便是各自回家。
刘晔也起身准备离开,却听到有宦官前来宣令:『陛下招刘侍中入殿对答。』
刘晔瞄了荀彧一眼,荀彧却像是没听见一样,一动不动。
刘晔低下头,『臣领旨。』
刘晔跟随宦官身后,再次走过了宫门,进了崇德殿,先向殿上叩礼。
『爱卿平身,赐座。』刘协声音平稳。
刘晔低头而谢,然后坐到了一旁。
在今天上值之前来拜见刘协的时候,刘晔就感觉到了一些问题,可是他不好问,更不好说。
而现在……
其实这一段时间一来,这里就三件大事。
第一件,是选官录吏。
没道理斐潜在关中搞得风生水起,然后山东这里冷冷清清罢?所以斐潜在组织考试选官吏,山东这里也同样在组织官吏的铨选。虽然这件事情主要都是尚书台在负责,但是毕竟官吏还是要在崇德殿内过一遍。
这件事情说重不重,说轻也不轻,但是涉及的人数很多,从这些人延伸除却的家庭族众则是更多,而人一多,事情就繁杂,牵扯就啰嗦起来。之前汉灵帝时期,选官从冬忙到夏,甚至搞一年的,也是常有的事情。
第二件事,就是秋赋。
各州租庸并诸课出在入秋后陆续运抵许县,同时各州许县的诸司也要将一年财报入录,由尚书台、少府、太仓等机构进行勾检核对。
这一项不用多说,也是很重要。
第三件事,是曹纯幽北大捷。
好吧,就暂且是『大捷』。
军事、人事、财政三桩大事,尚书台自然都需要深刻参与。
天子的心思,其实不难猜。
可问题是当下这三件事,哪一件都不会让天子来参与的。
荀彧愿意将尚书台搬到宫殿之外,只是表示一个态度,但是真的要说让天子刘协作为主导……
那也要看老曹同学答应不答应。
『近日事务杂多,爱卿辛劳了……』天子刘协说道。
虽然说是慰问,或是表赞,但是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