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也是哈哈笑着,从行文堆上又拿了一本新的行文,摊开,说道,『这可不行……多少怠慢公事了……没看到我们现在这么行文,都快看不过来了么?』
法正于是说道:『让马从曹……』
徐庶微微摇头。
法正愣了愣,然后目光一动,『那就让雷校尉……』
徐庶点头。
法正会意,拱手起身,走了出去。
大汉原本对于地方官吏的管控是非常严格的,异地为任,妻子留京等等,都是对于地方封建分权的控制。
这种地方分权已经和西方的封建制度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西方封建制度之下,还有很多自治民的存在,而在西汉中后期,一直到了东汉,都走向了更为严格的控制。经过几次的纷争,甚至是叛变的对抗之后,削弱地方官吏的权柄,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改变的趋势。
徐庶要办什么事情,下意识的就会让法正去做,这倒不是说徐庶本人偷懒,而是多多少少体现出了一些决策和执行的分离。当然,徐庶这种行为,如果控制不妥,同样也会引发其他的问题。
因此整体上来说,大汉的政治制度依旧是更多的依赖于『人』的因素。
徐庶停下笔,又将近日之事思索了一遍。
他不是要消灭川蜀的所有士族乡绅,这一点是和骠骑大将军的策略是一致的,也是和汉初之时的政策是类似的。
汉初的政治局面,承秦之制是一个方面,同化政策是同样重要的另一个方面。
刘邦、萧何得以步秦后尘再建帝业,又能避免重蹈亡秦覆辙,原因之一是他们吸取了秦朝的教训,不急于在短时间内整齐习俗、统一文化,而是在完成对全国的军事征服和政治统一之后,便暂时停住脚步,接受和容忍不同习俗并存的局面,针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政策,在秦、韩、魏等西部地区设郡县『奉汉法以治』,而在赵、燕、齐、楚等东部地区则立王国,允许诸侯王在一定范围内制定和颁布本国的政策法令,依靠本国士人在一定程度上『从俗』而治。
既『从王』,也『从俗』。
斐潜刚刚入川的时候,就是如此。
但是『从王』和『从俗』,本身就是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