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的加固扩建,有的甚至不差于一座小的城池。
而对魏延和阎柔来说,他们穿过太行山,本身就不可能携带太多的辎重,也没有多少富裕的火药,想要攻伐这些坞堡,确实难度不小。
另外一个方面,这些冀州乡绅土豪,也偷偷摸摸的给魏延送来一些牛酒粮食,然后表示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都是为了骠骑才努力筹集这些粮草来云云。虽然说魏延从来就没有允诺给这些乡绅土豪什么,但是吃了这些家伙的粮草,翻脸又去捶这些乡绅,多少有些膈应人。
但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魏延和阎柔手中的兵马都不多。
要是去打冀州的坞堡,兵力分散摊开了,到时候曹军反过来趁虚而入,说不得就被断了和太行山的联系,变成了孤军奋战状态,被迫要往北撤离……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等。
等一段时间之后,赵云带着大部队从北往南,然后魏延阎柔也就没有后顾之忧,可以选择和赵云一同进攻,也可以选择继续贴着太行山侧翼进军,选择余地都宽松不少,也容易一些。
可是,现在的魏延,在听闻了辽东大捷的消息之后,便是有些坐不住了。
他不想要继续在易京这里等下去……
突进冀州以来,魏延一直都在冒险,都在钢丝上行走,随时都可能陷入困境之中,但是魏延作为将领,有一种近乎于天赋的良好嗅觉,能根据战事,做出最合乎情理的决断。
魏延北上,夺取易京,说是机缘巧合,但也是一种必然。
首先易京之地有补给,是魏延等人急需的,另外一方面是不少冀州土著乡绅,也需要魏延来『帮忙平账』,所以魏延夺取易京的过程,并不算是太困难。
其次,魏延原本的作战目的,是想要将曹军从城池里面,从坞堡之中引诱出来。毕竟魏延在邺城狠狠的扇了曹氏一巴掌,就有可能会让曹军恼羞成怒,然后想要把这个场子找回来,出动兵马前来围剿魏延。
而易京之处,北可进幽州,西可退太行,曹军要是大举来进,也就等于是魏延用小部队牵制了大量的曹军,也就自然使得其他地方的曹军防线出现漏洞。
可是谁知道,曹氏竟然忍下了这口气……
这就有些反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