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什么?
“哈……不要说你想不出来……”郭嘉看了荀彧一眼。
“某只是想到了两个……”荀彧说道。
郭嘉说道:“那你说说看,看看我们想的一样不一样……”
荀彧叹息了一声,说道:“其一,若无利,蚌鹤何相争?”
郭嘉点了点头,“正是……”
这个是很浅显的问题,也很容易思索就得到的答案。就像是斐潜给的那三千人马一样,也一样是一个诱饵,用来破坏刘协与曹操之间那种已经是危如累卵一般的关系。
人人都以为骠骑将军派遣出来的是三千精锐骑兵,但是实际上并不是,其中只有大概五百左右的骑兵老手,其余的只是经过短时间培训,勉强从步卒转职成为了骑兵的新手。当然,战马么,倒是不择不扣的战马,所以也不能说这些就不算骑兵了,只不过不能算是骠骑麾下的精锐罢了。
当然,作为曹操,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表示这些是骠骑精锐,是百战之兵……
那么这些财货也是如此。
外邦敬献,那么这些财货,算是陛下的,还是算是国库的?是归入少府之内,还是充于大司农之下?
这个问题,刘协不回答,又有谁能回答?
“其二,骠骑此举,乃示威也……”郭嘉仰头说道,然后叹息一声。
荀彧默然。
之前山东士族看着关中雍凉并一带的时候,总是觉得那边就是荒无人烟,就是穷乡僻壤,就是茹毛饮血的地方,就像是后世地域鄙视链,其实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域鄙视链的底端,就是宋国。先秦诸子在学术和政见上百家争鸣,但对于嘲笑宋国人却共享着默契。春秋时期,宋国人就是地图炮的靶子,在故事里,他们被描述得傻里傻气,有着不符合常识的蠢笨,也算是为教育后人献了身。
国有田夫,常衣缊黂,说的是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者,也是宋人。天雨墙坏大亡其财而疑邻者,亦是宋人……
当然,宋国隔壁的郑国,也是和宋国差不多,都是处于鄙视链的底端。郑人买履,买椟还珠,卜妻为裤的故事都是郑国人……
西汉初期,是关中人鄙视关外人,到了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