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斐潜小说 > 第2439章矛盾的转化(3/7)
绍和各地诸侯任命什么太守刺史的时候会上报朝堂,没有朝堂的首肯就不会任命么?

    所以当时大多数的人都以为这个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并且属于那种还占了斐潜的便宜的,可是现在看来才知道并非如此。

    虽然说西京尚书台没有任命九卿及以上官职的权柄,但是斐潜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或者说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打算按照三公九卿的结构来组建决策层,所以这一条『限制』,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

    而且斐潜还反过来向关中士族子弟,表示自己有这个方面的『限制』,所以才搞出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机构,然后关中士族子弟也都不好说什么……

    斐潜都在想办法绕过限制给大家发福利了,还能说什么?还能有什么意见?说不符合大汉之前的规则,让大家都没得福利,没有机会升官发财?反对的人不会被拖出去弹小叽叽?因此之前山东这些人所设想的给与斐潜的『限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反而促进了斐潜在关中更顺畅的推行新政!

    后悔罢?

    后悔。

    可是后悔有用么?

    于是现在对于斐潜的表彰和奖赏,都是慎重了再慎重,斟酌了再斟酌,唯恐发生像是西京尚书台这样,以为可以限制斐潜,结果反倒是帮助了斐潜的事情来。

    因此对于当下诸葛瑾提出的『斐公』之事,众人不由得觉得要好好揣摩,细细斟酌。

    荀彧之前的话,在表面上是说『俸禄』,但是实际上背地里面还有好几层的意思,只不过曹震一方面是年轻,另外一方面也是当事人,没能完全理解其中蕴含的含义,才会觉得荀彧是针对着少府,就发言顶撞,结果被曹操呵斥。

    曹操大体上能猜出荀彧之言当中的那些未尽之意……

    除了之前那些听起来大家都比较容易明白的意思之外,荀彧说『骠骑复陇右西域之工不可不赏』,其实暗中蕴含的意思是在表示大家都是要脸的,如果说这样的功勋,结果小气巴拉的给个三瓜两枣,不合适。

    这种事情可是要记入史册的!

    给斐潜奖赏能少就少,然后曹老板自己捞个大的?就算是当下斐潜和曹操不对付,可是毕竟还没有完全扯破脸,斐潜也恭恭敬敬的送东西,送战俘,敬献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