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斐潜小说 > 第2620章南中,究竟是什么中(4/7)
至于朝廷时不时的就要向西南方向一次次的输血。

    『夷人……教化……』

    诸葛亮皱着眉,轻声低语。

    他在成都的时候,跟在徐庶身边,深刻体会到了川蜀这一带的治理不易。

    而这最重要矛盾点,就是夷人,而斐潜和徐庶制定的策略,就是『以商推教,以教化人』。

    南中一带,是重要的中转站。这不仅是在汉代,甚至在后世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是如此。大量的蜀地物产特别是生丝、蜀锦都是通过永昌西行到达八莫、密支那等地,到达雪区,再到身毒巴特那,然后再经大夏辗转输出到欧洲去,这是陆上茶马古道道路。

    另外还可以从永昌到交趾,到达日南,可直达印度洋出海,远至西亚及欧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这个重要的转运节点作用,甚至持续到了二战。所以在南中做生意当官,富的人是真的富,据称有『为官一任,富及十世』的说法,就可见一斑了。

    但是同样的,穷的人,是真的穷。

    巨大的贫富差距,导致了西南地区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贫穷和愚昧,总是相互扯后腿的好兄弟。就像是历史上的南中叛乱,实际上那些夷人蜂拥而至,就是因为相信了雍闓当时的鬼话。雍闓让人编造谎言,说是『官欲得乌狗三百头,膺前尽黑,螨脑三斗,斫木构三丈者三千枚,汝能得不?』

    谣言说是官府向南中征要黑狗三百头,连胸前的毛都得是黑的;螨脑则是指玛瑙,要三斗;斫木就是被砍伐的大树,云南虽然山多林密,但大部分树木顶多长到两丈高,三丈那要算是神树了,哪里去找来三千根?结果就编了这么一个根本不靠谱的段子,就成功哄骗夷人造反了,足可见当时汉人在夷人当中的作态确实不怎么样,另外一方面则是夷人也确实是没什么脑子,一被煽动就激动得不行。

    或许一部分夷人也并不相信这些谣言,只是为了零元购?反正都是那么穷,于其穷到死,不如搏一把?

    所以,要稳定,就是要稳定『中产阶级』。『中产阶级』这个词汇,诸葛亮当然不懂,但是换成另外的一个大神说的话,诸葛亮就自然能够理解了,『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