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喜欢这个,有人喜欢那个,但是归根结底,大都是需要花钱的。
至于有人说不喜欢钱……
那一定有喜欢什么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权柄。
在座的都是南中大姓,考虑的问题自然不是发愁每天吃什么穿什么,因此诸葛亮说了这番话之后,众人便有人点头附和,虽然说这些话方才也略有提及了,但是诸葛亮这么一说,似乎更透彻了一些。
『「能者多劳」之时,上下和睦,部众均分,固有大禹治水,三过门而不入也,天下之所唱。然亦有弊也,』诸葛亮继续说道,『部落生死,全系能者一身,「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可见一斑。』
尧帝并非要将部落交给舜,而是要给自己的儿子丹朱。可惜后来却被舜发动政变给囚禁致死,而他的儿子丹朱也被舜给流放了。后来的舜禅让给禹也不是真的,按照《竹书纪年》的说法,舜也并非主动传位,而是被权臣禹放逐远方而死。
《韩非子·说疑》有云:『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由此可见《竹书纪年》里面关于尧舜禹传位的说法也并非是一家之言……
『自夏商周制春秋战国,便又是渐变,「能者多劳」之期,变为「能者多得」之时也……』诸葛亮缓缓的说道,『此时,天下生灵得众也,所产益多,余数皆为上所用,赐予能者,固有分封之地,食邑之所。』
『劳而不得,非人所愿也,时短尚可,时日一久,必然疲惫。』座下之焦璜点头附和道,『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此均之意,非为简单平均,而是各得其分,正合此「能者多得」之意也!』
『对,焦兄所言甚是!』
『对啊,时代变了……』
『……』
众人叽叽咕咕,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大部分都是赞同诸葛亮的说法,毕竟他们都是『能者』,自然是要维护『多得』。
诸葛亮也在这个时候重新接过话头,『故,世事变,法则变,变者通,通方胜也。春秋战国时期,产多也,运横生,当可见齐有田,秦有吕,此事……吕兄当知之甚也……』
自称是吕不韦的后人,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