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愿意的原因,是因为斐潜觉得山东一带,宛如鸡肋。
呵,鸡肋。
曹操自开始走上了酸枣之路的时候,也没有想过有一天他竟然会被人认为是鸡肋。
山东是鸡肋?
曹操忍不住想要笑,可是笑容挂在脸上之后没有多久,就有些僵硬了。
如果山东是鸡肋,那么当年他和二袁争抢得要死要活,究竟算是什么?
不敢想,也不能想,想多了,内心的无名业火压不住。
山东的弊端,不是这些年才有的,而是在黄巾之乱董卓乱政之后才越发的凸显出来,特别是在酸枣会盟的时候,大汉其实名存实亡,从事实上已经是进入了四分五裂的状态。
即便是曹操如今打败了中原周边的各路诸侯,甚至前不久才攻克了荆州,算是基本上,或是原则上统一了中原地带,竖立起了一定的军威,让山东之人的信心多少有些恢复,但是异峰突起的斐潜,却让这一份的信心蒙上了不少的阴霾。
山东人可不管曹操是不是在和斐潜对抗,也不管大汉是否真的就将要垮塌,实际上他们什么都不管,只管自己和自己家族爽。
在这些山东人当中,也不是没有清醒的人,知道现在山东面临的困境,可是这些清醒着毕竟是少数,而且还是沉默的,而大多数叽叽喳喳,喜欢跳起来喊的那些山东人,还沉浸在当年光武帝的荣光里面,觉得天下只有山东最牛,最强,最厉害,至于斐潜或是江东算个屁哦。
山东确实是人多,钱多,但是这些人和钱,并不是在曹操手上,更不是在天子手上,而是分散在了所有山东士族的手上,而就连原本应该上缴的赋税,这些士族都在想尽办法的进行抵扣和减免,亦或是拖延上缴,根本不顾大局如何。
如此行径,又谈何什么忠诚,一盘散沙而已,又有什么资格可以说山东就强大?
豫州就不必说了,就算是曹操打败了袁绍之后,入主冀州,在冀州展开屯田,也依旧困难重重。冀州的这帮人,仅仅是在袁绍倒台的那一个时刻短暂的收敛了一些,随后也不是开始嚣张起来,甚至和曹操对着干,谈条件?
即便是冀州人士知道关中是个威胁,但是他们也依旧会拿着关中斐潜这个威胁来对付曹操!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