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是在『妥协』二字上的。
我有鱼,你有谷。
以鱼换谷,以谷换鱼,谁都不肯妥协,谈不拢价格,那就只能杀,杀完了就剩下鱼,或是谷,或是两败俱伤什么都剩不下来。
炎黄二帝若是不相互妥协,就无法合作,于是就无华夏。
豪族世家最大的特点,就是懂得妥协,可以说是膝盖软,也可以说是明时势,所以就像是鄯善,就算是斐潜将鄯善分裂成为两个国家,不管是老王还是小王,都默默的忍了下来,因为他们两个都知道,当下的形势只能忍,即便是他们都清楚,或许在他们后代的某一天鄯善国会灭亡,但是那毕竟是他们后代的事情了……
『西域之番国,便如华夏之豪强。克西域之邦国,可灭之,可收之,可分之,可弱之,非以灭收分弱为要,而是教化一统为重。』斐潜缓缓的说道,『华夏之郡县豪强,亦如此也。以农工学士之度衡,以马政耕牧为重器,以金石器具之通转,以民心所欲为勾连,莫说是华夏之豪强梗阻,便是天下之大,四海八荒,亦是取之!』
『此等方为士农工商之正解。』
『士之学,不为民之用者,不可用。农之耕作,不为民所益者,不可益。工商诸事,皆为如此。民欲之求,不外衣食住行,然春秋之食不可食今日,战国之衣不可衣当下,有巢可安于上古,却不可居于当下。先民之所求而与民,可以称圣也,便如仓颉造字。民之所急时与民,可以称贤也,便如大禹治水。民之所苦而解之,可以为皇也,便如高祖。』
『民心如流水,堵不如疏。』斐潜最后说道,『文远如今奔驰南北,马跃东西,大汉之中阅历之广者,非文远莫属……』
斐潜的目光停留在了张辽身上,『文远可是有想过,所欲所求,究竟为何?』
张辽愣住了。
斐潜和张辽说了这么多,一来标明自身立场,二来展示未来前景,第三么,自然就是为了避免张辽走上吕布的后尘。
虽然说历史上张辽比吕布的下场好,但是实际上也就好那么一点,他始终是被排挤在了政治圈外围。曹操表面上似乎只要张辽在场,便是无不夸耀张文远,但是实际上曹操根本就不信任张辽,至少不会比信任曹氏夏侯氏更多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