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越多。水运虽然运量大,消耗少,但是同样也有弊病。那就是粮食容易被水打湿,而且受到了航海技术的限制,运输速度并不快,尤其是要逆流而上的时候。
当然,斐潜一方的部队同样也是需要粮草,而且从消耗单量上来说,斐潜一方的消耗还要比曹操更大,因为斐潜麾下很多都是骑兵。
战马也需要食物。
大概来算,战马一天要吃一束草,外加三升的豆料,以及一些粗盐和其他辅食。
所以如果斐潜真的就像是曹操所希望的那样,拉出部队来和曹操打正面,先不管能不能打赢,也不管具体怎么打,就说这每日消耗就足以拖垮河东关中的经济了。
这真不是后世某一些人觉得自己在家中食量多少,就以自身的标准来衡量兵卒的饭量,觉得能吃那么多么?表示自己每顿一小碗的饭就吃不下了啊!浑然忘记了自己除了吃正餐的碳水化合物之外,还有吃各种零食奶茶小零嘴,外加红肉白肉蛋白质……
而且还是在没有什么运动量的情况下。
如果是在野外搞土木,大量消耗体力的情况下,对于食物的需求量更是猛增。
当然古代军队平时耗粮不会很大,若是有屯田支撑,甚至还可以给朝廷上交粮食。但打起仗来,那就不是每天2斤粮食,就可以完全打发的了。
斐潜如果真的大兴兵马,和曹操对抗,曹操则是会很开心,因为这完全符合曹操作战之前的构想。
消耗。
不管是消耗人,还是消耗钱粮,亦或是消耗人心,经济等等。
可是现在只有曹操一方在消耗,而斐潜的大部队都在关隘,亦或是在驻地,并没有完全进入野战战备状态,这就使得双方的消耗完全不成比例。
曹操出军,原本是有上中下三个目标。
上,自然是全取关中,一举定胜,中,也是将斐潜拖残拖垮,使得关中河东衰败……
而现在,斐潜就像是看透了一切,并且早就做出了安排。
上,不可求得,中也渐渐无望,只能是奔着下三路而去了。
……
……
武关。
文聘已经是苦苦攻打了险道六日,不得寸进,急得满口生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