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谁能胜利便行了。
崔林见崔琰在送客回来之后,神态不免有些疲惫,便是不由得说到:『……我也是觉得,荀令君执掌尚书台这么多的事情,毕竟也是压力太大了……出现现在这样的情况,也不足为奇。他的能力,大家自是知晓,但是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若是尚书台之处有个能分担一些的能士……』
崔琰摆手说道:『旁人这么说,你也这么说?』
『兄长……』崔林低声说道,『这确实是一个机会,颍川撑不住了……』
崔琰坐在上首的位置上,用手捏着鼻梁,闭目养神,沉吟不语。
崔林见状,也不再啰嗦。
虽然崔林是旁支,但是这么多年来都是跟着崔琰,也算是亲信当中的亲信,心腹之中的心腹了。
曹军眼瞅着势头不妙,不知道一时之间在山东之地内有多少人心头浮躁起来。
崔琰领兵北上围剿魏延的命令,前后矛盾,一会儿令他速行,一会儿又是令他驻扎,已经是淋漓尽致的展现出了如今曹操核心尚书台已经没之前那么强势了。内部的矛盾正在激化,崔琰作为冀州的代表人物,即便是崔琰想要避免在这个时候站到台上去,也有些身不由己。
崔琰自然是想要返回冀州,毕竟那边是他的主场,尤其是带着一些兵卒前去,必定可以在最后的时刻为自己捞取最大的利益。
可『好事』多磨。
这几天纷纷扰扰,很多人前来拜访崔琰,表面上似乎都在寒暄拉扯,但是归根结底,这些人的意思还是希望崔琰来出面拿个主意,就算是没有定计,眼下总是通通气,先商量个轮廓出来为好。
撇开各种立场与屁股问题,他们何尝不知道荀彧这个人的能力?
可眼下曹操的情况毕竟不是很妙……
若是曹操倒下了,那就要换旗帜了,这个没办法,毕竟是传统。
但荀彧要死撑,就有些麻烦了。
搞不好就成为了存粹的消耗,进入恶性循环,尤其是在当下有些旱灾的苗头的时候,这要是……
崔琰显然也是明白这些事情的,只是到得此时,他还没有明确表态。
崔琰这几年来,多多少少算是坐稳了冀州头牌的位置,威信不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