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斐潜小说 > 第3560章二哈新用途(4/7)
印象,但是随着在北域大漠的时间增加,对于这些胡人也开始比原先略懂了一些,至少不会简单的认为这些胡人就是两个字,『蛮夷』。

    古代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的认知和处理方式,其实颇为复杂,但是也有认知的局限性,而这个局限性,又偏偏是从汉代开始的儒家文化所奠定下来的基础。

    虽然说在《礼记·王制》之中,对于『五方之民』做出了一些规范和划分,但是这玩意并不是简单的自大,而是作为一个王朝的统治合法性的理论基石。儒家将礼记延续和发扬,这确实是一件功德,也为了后续的华夏王朝的大一统提供了政治治理的标准,但是儒家在对待『蛮夷』这方面上,确实是落后的,甚至是严重误导的。比如元末明初就有大儒提出『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的治理逻辑,虽然对于当时的政治环境确实是有很大的帮助,也很鼓舞人心,但是多多少少也影响到了后续下南洋的无疾而终……

    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前,朝廷对域外的土地,认知止于《山海经》式的传说。即便在设置西域都护后,中央对边疆情报的掌握仍依赖军镇呈报,形成信息漏斗效应。一些掌握了喉舌的士族子弟,知识分子,不好意思说自己完全不懂,便是在某些时候有意无意的臆造出了一些异域的认知,传播开了又不好意思纠正,结果后面就错上加错。

    其实汉代在对外治理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通过设置酒泉、敦煌郡,建立烽燧系统,构建军事和商业的复合走廊。张骞使团携带『节杖』象征华夏中央皇权的延伸,同时对于西域地理测绘,正所谓『具为天子言其地形所有』,开创系统性边疆调查的先河。

    唐代也在在突厥故地设六府七州,实行『全其部落,顺其土俗』政策。在长安设立鸿胪寺,系统收集蕃情,编纂《西域图记》。

    宋代么,虽然怂,但是也将商贸开到了东洋南洋,要不然怎么叫做『旅宋』呢?

    明代好歹有下西洋,但是辫子朝么,就只懂得死死盯着蒙古,实行《蒙古律例》,没办法将八旗保持在巅峰状态,就硬生生将蒙古拉到了和八旗一样的糜烂水平,立国近三百年,明明一个以马背上成长,以养马圈地的农奴庄园主为核心的体制,结果战马依旧是三百年前的矮小挫,弓箭依旧是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