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初步演示引起厂领导高度关注,工程师们挑刺被群怼心态血崩(3/14)
随后杨厂长转头看向了其他的工程师们,问道:
“好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出来,我知道做研究很艰难,也知道你们都很认真的在做,现在就当我是在给你们开个临时的集体会议,做个总结和讨论,所以大家不要有什么心里压力,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还有就是我得着重提醒一下,这不是个人研究,而是为国家的工业技术进步奋斗,所以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不要带着私心做事,也要把这里的每一个人当成是自己的搭档,战友,亲朋去看待,去一起精诚合作!”
话是这么说,可意思却很明确,杨厂长表面上是让工程师们做总结给自己听,实则是给张元林旁听的机会。
而且后面的话也在旁敲侧击的提醒某些人不要故意搞事情,就算张元林只是一个机修工,也应该把他当成一个团队的成员看待。
可杨厂长这么一说,却让某些内心敏感,心眼又小的人不高兴了。
就算昨天下午到现在不睡觉,加在一起的时间也凑不满一整天,而且他们面对的是领先他们不知道多少年的新技术,这事儿怎么想都不可能轻易的做到。
所以这个总结开的基本上没啥意义,才一天不到的时间,再来一百个工程师也没用,因为在技术研究方面,量变压根就无法产生质变。
这让今早才集中过来的工程师们直接满头问号,表示看不懂。
而昨天和张元林有矛盾的六名工程师则是心里带着怒气,不理解杨厂长为何还要向着张元林。
其实原因很简单,杨厂长不可能盲目过分的要求主力军们如何如何,能达到工程师的级别等于是已经站在某个领域的一流位置了,他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但还是没有收获,这就没法儿再继续催促和步步紧逼。
关键是把氛围搞的太紧张太严肃,也会影响到工程师们的心态,最后弄的大家都不愉快。
但是张元林这边不一样,他就是个机修工,给他再大的压力又如何,他的实力有限,唯一能尝试的就是运气,所以杨厂长这边也是在赌,成就成,不能也没什么,可以说是毫无压力的试探。
也就是说,面对工程师们和面对机修工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杨厂长的表现和想法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