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截胡秦淮茹开始 > 第113章 张元林成为研发车间话事人,建立五个项目小组狂推进度(求全订)(12/14)

    因为张元林是故意做丑做坏的,原型机哪里是张这个样子,导致工程师们心里没有一个正确的参考点,满脑子都是创新,从头到脚,根据张元林的木质模型来创新。

    好,搞创新嘛,地基对了,往上搭的时候歪了,然后造到一半发现和预想中的不一样了,这样不碰壁才怪。

    但是没事儿,张元林的“随口”一说,告诉了他们问题到底处在什么地方。

    原来他们绞尽脑汁搞的创新是有原型机的,并非张元林根据那台内部损坏的洋货做的有各种缺失的木质模型。

    真正的原型机就在自己厂子里,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那台打孔机!

    一时间,每个人的脑子里都闪过一丝电流,啪的一下,瞬间就想通了。

    “是啊,我们没必要去费力去设计新的,直接拿旧的来改进,这样会更快,而且张工也说了,这台设备主要就是改良款,根本上没有脱离老款的设计,所以我们不应该盲目为这台新设备赋予太多无法确保的东西!”

    有人反应快,及时的做出了总结,让反应慢的人迅速跟上节奏。

    尽管张元林的这次提醒让很多充满野心的工程师感觉到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失败滋味,但也让他们认清了现实。

    好在这些工程师们心态够好,毕竟参与过很多项目,失败也不在少数,又不是搞批量生产,只要按部就班就不会错。

    所以大家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立马推翻那些艰难推进的东西,也有人迅速找来了老机床的结构图以及零件图,重新开始设计和绘制。

    这次是根据老款做改进,众人显得从容许多,毕竟有参照和基准了,不会显得那么的复杂和绞尽脑汁。

    就这样,在临下班的最后十几二十分钟里,五个小组的进展推进又加快了好几倍,这无疑是在巨量的缩短研究时间。

    所以,这个项目的完成哪里需要半个月啊,张元林说三天都保守了!

    如果这些工程师们能回去继续折腾,速度只会更快,因为张元林已经给出了最关键的指引,就按照厂子里可以完完全全拿捏的老机器做基准,再加上正确的改进思路,这两个一叠加,直接让工程师们从快跑到了冲刺阶段。

    “叮铃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