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甚至想不明白,波才是如何劝说赵弘的。
这货还真就干了。
丝毫不担心一旦官兵出城,打不赢是什么下场。
徐晃看完情报后说道:‘主公,我猜皇甫嵩三日内必然会出战!’
韩星河挑了挑眉:“你为何这么确定?”
“连败几阵,赵弘渠帅那里已经到了极限,士气大跌,这个时候选择撤退,皇甫嵩即便不全军出战,也会抓战机骚扰一番!”
“数十万人迁移,短时间内会很乱,若是他倾巢出动,必定会赶在我军动身之初!赵弘渠帅要是没有准备的话,可能在我等去之前就会惨败!”
徐晃的分析,不无道理。
皇甫嵩拖了几日,避开了愤怒之时的黄巾军。
这个时候的黄巾军,已经没有了刚开始那股复仇心切的狠劲。
再者连败几日,士气大跌。
对于皇甫嵩来说,是个绝好的战机。
黄巾军往武关进军,只是诱敌的策略。
不可能真的去打。
但演戏要演的真,几十万人肯定是要动的。
一旦被皇甫嵩强袭,必然大乱。
到时候,诱敌不成反被歼。
韩星河去了也只能送死。
这个担心,应该是不会发生。
波才,赵弘不可能在撤退的时候全然没有准备。
所以,皇甫嵩奇袭的概率很低。
只要挡住了他的骑兵,黄巾军就能很快反击。
之前,韩星河都以为徐晃年龄小,并不会与他讨论过多的事情。
但这次不一样,只是随口问了几句。
这个十六岁的少年,展示出来的军事才能很成熟。
韩星河很难受,早知道之前就不自己动脑子了。
不能以年龄判断一个人的能力。
有的人,看似年龄大,却内心单纯,毫无心机,处事也很幼稚。
有的人,少年老成,心思缜密,为人处世之道都和年龄不符。
每次打仗,韩星河都很头疼,不知道要死多少脑细胞。
高览负责警戒,人也一直没回来。
整个队伍里只能和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