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撞了一下,抬头才发现众人目光都汇聚了过来。
诸葛羽解释道:“袁将军问你呢,这场战有啥看法!”
韩星河马上回道:“我?我没什么啊,来了这么多人,拿下黄巾贼轻而易举!”
“正巧秋收了,匈奴人南下犯境,我准备回并州以防万一!”
此言一出,惊呆了所有人。
都是跑来在皇帝面前争功的,居然还有人想着走,太离谱了!
“云兄,你可不能走啊,我军骑兵偏少,你走了,战局不稳!”
“黄巾贼必败无疑,一旦大规模溃逃,没有骑兵追剿,定然有人逃脱,日后死灰复燃,又是麻烦!”
一群人七嘴八舌,都是劝说留下的。
想的是真的歹毒,居然想灭掉太平道所有人,不给一点复起的机会。
尤其是刘备,喊的最欢,声称为了国家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太平道必须彻底铲除。
韩星河叹气道:“我也想留下建功啊,可惜不能拖太久!”
“据说高密县,也有黄巾主力,而且还在山上,易守难攻,一来二去,拖几个月,并州危矣!”
“要是能逼黄巾贼都来平寿,尽快解决战斗,我迟回去几天也行!可惜啊,事不遂人愿!”
兜兜转转,终于将目的说了出来。
在场的都明白这道理,即便平寿这边赢了,还得去高密支援,短时间内难以取胜。
袁绍自己也有小九九,出来立功,还是先锋官,肯定不希望自己的新军损失过大。
也就是说,来支援的人越多越好,平摊战损,大家心里都舒服。
云中子带来的十一万并州骑兵,战力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就这么走了,是对整个联军战力的削弱,间接性增加其他军阀的战损。
随后,袁绍劝慰道:“孙将军,陆太守都在高密,那里的黄巾贼迟早败亡!不用太过操心!”
韩星河那听他扯淡,又耸拉着脸说道:“我可是听说,孙将军已经进攻几次了,损兵折将,一点成效没有,入冬后,冰天雪地的,我回去更麻烦!”
一时间,所有人都犯起了愁。
都想着速战速决,偏偏黄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