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旺和平时都是家里的人,安排他们的事儿,也是属于家里的事儿。
处理完了家里的事儿,杨若晴也不是说现在立刻就要着手去做,而是提前跟蓉姑这里说了一声,好叫蓉姑心里有个数。
回头蓉姑必定也会将杨若晴的这个意思,传递到兴旺和平安那里,好让他们两个提前就有所准备。
提前有准备就好啊,杨若晴当然是愿意将他们两个培养起来,通过买回来这将近一年的考察,他们两个人的人品,在杨若晴这里已经过关了。
既然过关了就要培养,从前杨若晴帮扶和培养的都是外面的人,撑死了都是在运输队采药队以及几个地方的酒楼里给自己做事。
但是这回不同了,培养的是留在家里的人才,打个比方,往后杨若晴忙了,可以派遣兴旺去几个地方的酒楼查账之类的。
让兴旺在生意那块分担起来,一些迎来送往那里也分担起来,大户人家都有管家才操办这些事情,所以要把兴旺往当做管家的方向来培养。
至于平安,他的身手功夫肯定是要再找专人过来调教调教,到时候让平安也做管家,管的是家里的安全,以及车马出行这些东西。
等到他们两个培养起来,独当一面,再过个七八十来年的样子,到时家里视情况而定,可能还会买几个十七八岁的小厮家丁和丫鬟这些,交给兴旺平安使唤,给他们做跟班,帮着一起协理家里的内外事务。
现在家里的事情,杨若晴他们年轻力壮都能亲力亲为,大伯大妈也都还健在,能帮着看家。
但是再过个七八十来年,指不定长辈陆续走了,骆风棠若是常年在军营,骆宝宝出嫁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团团圆圆去了镇上或者县城的书院求学,到时候家里可不就剩下杨若晴?
她肯定是要提前多培养和调教些家里的心腹手下,为自己作伴,也为自己分忧。
届时想要给儿子闺女们捎带些东西,也不用动不动就找运输队,或者动用骆风棠留在家里的暗卫那些。
到那时,杨若晴可以让蓉姑和平安他们去安排,跑一趟腿之类的,给家里小主人送东西啥啥,而且孩子们都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彼此都有感情。
尤其团团圆圆跟平安兴旺几个,偷偷打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