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现在最怕的是什么?”
听到长孙无垢这么问,李治犹豫半天,最后吞吞吐吐说道:
“父皇最怕我们兄弟自相残杀,毕竟他当初……………他怕有人说这是我们家传统。”
“还行,不是太笨。既然你父皇最怕你们兄弟自相残杀,那你父皇是不是想着让你们兄弟和睦相处?可能你不知道,自从你被立为太子,你父皇就等着你主动开口求他将你两个哥哥给放出来。可是你没有,任凭你父皇望眼欲穿,你也没有开口。今天是你大喜日子,也是你父皇最后的期盼。良心话,如果今天不是你姐夫,你会想起将你两个哥哥放出来吗?”
“母后,这可能是巧合,是姐夫为了气我冷落他,这才故意将大哥二哥放出来恶心我。”
“稚奴,你这样可不行。作为帝王,要有承认别人优秀的度量,也要有分清是非功过的见识。你可知当初你父皇铁了心的要立蜀王为太子的事?”
“母后,这个孩儿知道。蜀王生母乃杨妃,她是前隋炀帝公主。当时朝中前隋的老臣都支持蜀王,最后是卢国公和舅舅他们据理力争,最后姐夫出面,这才助孩儿将蜀王压下去。”
“那你可知你姐夫是怎么劝你父皇的?”
听到长孙无垢这么问,李治犹豫片刻后,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当时你父皇是铁了心的要立蜀王为太子,任何人劝都没用,包括卢国公他们一众老将,还有你舅舅。最后是你姐夫出面,这才力挽狂澜保住你。其他人劝你父皇都是苦口婆心,引据经典,推古论今。可是这些都没用,谁也说服不了你父皇。最后你姐夫只问了你父皇一个问题,你父皇立马改变主意。”
“什么问题?”此时李治满脸期待。
“你姐夫当时就是轻描淡写的问一句:“陛下,你是想百年以后,让你那两个造反得儿子活,还是死?””
“就这?就这就父皇改变主意了?!”
“对,就这。别小看了这一句话,如果是属王上位,等你父皇百年以后,你那两个哥哥,包括你在内,谁能活?庶子上位,嫡子能有好下场?可是如果你上位,你那两个哥哥就能活。你是嫡子,和你那两个哥哥一母所生,比蜀王要亲近许多。”
“母后,你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