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大将军当着手培养自己的官员和后备官员。”
“如今大将军虽刚刚自立,但以大将军之雄心壮志,当不会满足云州一隅之地,未来若打下攻占的地方就需要大量的官员治理。”
“按照大将军改良的官制后,一县正常运转所需的官吏就要十多人,这还是最基本的,一郡所需要的官吏则会更多…”
“这还是按照云州地广人稀的郡县计算,如若碰到人口众多的大郡县,需要的官员将会更多!”
“所以,官员的培养刻不容缓,而且必须是心向云州,心向大将军的官吏!”
安阳点点头,问道:“齐大人可有解决方式?”
齐维庸想了想,说道:
“大将军可以发布招贤令,并仿前朝设弘文馆招募文士,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大将军当建立云州自己的书院,培养对大将军忠心的文士官员!”
招贤纳士,可以解决一时之需。
书院可以解决未来官员数量问题,也能保证忠心。
安阳点点头,齐维庸之才还是可以肯定的,不过安阳自己却并不满足只限于此。
“齐大人,所说为良言,然,本帅想设弘文,昭武一文一武两馆,招纳人才!”
“另,书院确实该提上日程,但本帅也想设文武两座书院。”
“不知齐大人觉得如何?”
齐维庸惊讶了片刻,果然大将军心里其实早已有了计划。
“大将军之言要比下官要更完善,下官献丑了。”
安阳笑着摆了摆手。
“齐大人谦虚了,本帅也是听到齐大人之建议方才想到的。”
说完,安阳顿了顿,继续说道:
“弘文馆的文人招纳可以增加科考之形势进行,昭武馆的武夫招纳可以以身手比试、用兵之法的科考形势进行,两座书院的进入只要符合一定入学条件即可。”
“不过,武院招收,一部分招收天下武夫,一部分从军中招收,招收有功的年轻的中低层兵卒和尉校。”
“再一个就是做官的条件!”
“不管是弘文馆还是昭武馆,亦或者是文院武院,想要为官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