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裕,问道,“寄裕可明白?与你家将军和在场的弟兄说说。”
刘寄裕沉默片刻,行礼道:“喏,卑职想到了一些主公的看法,不足之处还望主公,参军赐教!”
“我军虽刚刚战胜王羡之,攻破中阳城,拿下整个中阳郡亦不难…然,中阳郡为旧齐旧都,渤州之州治中心,四战之地…”
“拿下整个中阳郡,虽说完全可以东出可断吴淞退路,与李虎前后夹击之,西进可击与世勋,程护东西夹击高世番,但也会给吴淞夹击我军的机会!”
“若吴淞与高世番果断放弃现有之地,下定决心调转枪头,东西共进,夹击我中阳郡的兵马,五万越州军,再加上高世番五万大军,我军在中阳郡的兵马必将陷入惨烈之战,丢失中阳郡概率很大!”
“损兵折将后仍旧失地,得不偿失,不如现在放弃这四战之地,退回清河郡组成防线!”
安阳与郭奉嘉对视一眼,点头道:“说的不错,正是此理!”
说着让李蓟拿出渤州堪舆图,指着清河郡,接过话语道:
“诸位观之,清河郡此地,平时看不出其地理优势,但此刻就显现出来了,接魏,常,中阳,高阳几郡。”
“我军退守清河郡后,背靠蓟州领地,东有高阳李虎大军,西南有在常郡,清平郡的世勋部及程护部…”
说着安阳手指在地图上从高阳郡,清河郡,常郡,清平郡划出一条弧形。
“如此便是一道坚固的防线,形成对高世番与吴淞越州军的半包围,我军可相互驰援的防御线!清河郡便是阵眼!”
“西南威胁常郡,东南镇压中阳郡,不论吴淞与高世番是否合兵攻我,我军皆可从容应战!”
“越州军若攻高阳,我清河郡大营可随时驰援,亦或背后再进中阳郡而攻越州军…”
“高世番若继续想与我军争夺常郡,清平郡,我清河大营亦可南下驰援,亦攻中阳郡断后夹击高世番!”
“若高世番与越州军合兵,自中阳郡攻我清河郡,我常郡清平郡大军,与高阳郡大军可及时回转驰援,再不济,我清河郡以攻为守,主动进入常郡与世勋合兵,亦或进入高阳郡与李虎合兵!”
“如此,进可攻退可守,我军立于不败之地